
铜包钢、铜性能对照表2011
名称
项目 | 铜 包 钢 | 铜 | |
电镀铜包钢 | 连铸铜包钢 | 无氧铜 | |
规格 | Φ14 mm | Φ14 mm | 150mm2 |
截面积 | 153mm2 | 153mm2 | 150mm2 |
工艺特点 | 采用冷镀工艺生产,将处理干净的钢丝(铜棒)通过电镀槽利用电解原理,在钢的表面镀上一层铜。 | 将处理干净的钢丝(钢棒)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到较高温度,同时利用工频炉将电解铜高温熔化,将钢丝(钢棒)快速通过铜液并在出口处结晶成铜包钢棒,再拉制而成铜包钢导体。 | 将电解铜高温熔化,做成无氧铜丝,再绞制成铜导体。 |
性能特点 | 主要优点是制造成本低,高强度、高导磁;主要缺点是铜层薄、铜钢结合面会残留电解液,存在电化学腐蚀及原电池效应,对环境有污染。 | 主要优点是铜层厚度厚,铜钢冶金分子结合、无残留电解液、无电化学腐蚀及原电池效应,产品品种较多,高强度、高导磁;主要缺点是工艺较复杂,相比之下成本较高。 | 主要优点是纯铜制造,柔软度较好,无残留电解液、电化学腐蚀及原电池效应,产品品种较多;主要缺点是成本高、无导磁性能及强度低。 |
性能比 | 1、铜层太薄≥0.25 mm; 2、铜钢结合面会残留电解液,存在电化学腐蚀,抗腐蚀能力低,使用年限短,节约铜材。 | 1、层厚度可任意调节,一般≥1.0mm; 2、铜钢实现了分子结合、成为单一复合体,内部无残留物,无化学腐蚀及原电池效应,免维护,使用年限长,节约铜材。 | 1、纯铜制造; 2、单一复合体,内部无残留物,无化学腐蚀及原电池效应,免维护,使用年限长。 |
耐腐蚀性能 | 铜层薄,耐腐蚀性差 | 经国家电网科学院全性能试验结果证明,最低使用寿命43年 | 耐腐蚀性好 |
导电性能 | 集肤效应特征,高频电流导电性能好,但对中频电流来说,铜层太薄 | 集肤效应特征,高频电流导电性能好,经国家电网科学院全性能试验结果证明,完全能满足高频、中频等接地散流要求。 | 导电性能好 |
导磁性能 | 中间钢芯导磁性好,提高散流效果 | 中间钢芯导磁性好,提高散流效果 | 无导磁性 |
抗拉强度 | 抗拉强度高,接地极可直接打入地下,施工方便。 | 抗拉强度高,接地极可直接打入地下,接地线可做成软态大长度,施工安装方便。 | 抗拉强度低,接地极直接打入地下容易弯曲。 |
防盗性 | 防盗 | 防盗 | 易盗 |
表层金属 | 99.9%电解铜,由于铜的金属活泼性差,一般不会与酸、碱、盐发生反应,使用寿命长,铜越厚使用年限越长,免维护 | ||
表层金属所占重量比 | 8% | 30% | 99.99% |
40年内维修次数 | 约2次 | 无 | 无 |
40年内维修成本 | 材料成本31.00×3=93.00 施工及辅材费用93.0×50%=46.00 | 无 | 无 |
40年综合成本 | 232.00 | 55.00 | 105.00 |
安全性能比 | 一般 | 好 | 好 |
结论 | 综合成本太高,不适用于接地系统 | 综合成本低,适用于接地系统 | 综合成本较高,可适当用于接地系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