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电缆隧道监控系统介绍
1.1.4.3 视频监控
系统应具有视频接入能力,对视频监控区域出现的越界、区域闯入、区域离开、滞留、徘徊等行为做出准确判断并发出报警信息。并在此重点关注视频图像的巨大变化,对遮挡、破坏摄像机的行为进行识别与预警,保证区域周界的高度安全级别控制要求。能够对视频进行周界监测与异常行为分析,并可对于指定目标物体进行近距离持续动态跟踪;对于视频指定区域内的可疑或异常行为进行自动标记,及时报告可疑事件的发生,并能够很好地抗摄像头抖动。一旦有非法人员闯入隧道时,系统平台能提供抓图和录像功能,为取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
1.1.4.4 系统二次设备监测
二次设备运行监测对二次系统自身的运行状况及健康状况进行监视。其监视的设备包括终端采集设备、安全防护设备、通信网络、主站系统设备等,在设备发生异常或故障时能及时向运行值班人员发出告警,同时通过对设备运行趋势进行跟踪分析,可在设备接近异常区域时提前发出预警。
1.1.5 数据展示层
1.1.5.1 全景数据展示
a) 系统应能够对电缆隧道的整体进行全景展示,并能够以不同的主题(隧道环境、视频、监测量信息)进行数据展示,各展示主题间能够互动、叠加,完成数据的全景展示,为使用人员提供一个智能的感知系统。
b) 系统显示除提供一般的分级索引图、分类索引图、接线图、棒形图、扇形图、曲线图、配置图、地理沿布图、系统运行工况图、网络状态监视图、表格图、计算过程控制图、设备参数图外,还提供其它多种显示图形,如实时/历史数据报表、表盘显示、模拟量填充显示、饼形图显示、温度计式显示、动态字符显示、动态图元显示、用户定义的各类画面等。
c) 监控数据展示:实时数据获取、实时数据标注、历史数据查讯统计、历史数据曲线分析、历史数据对比分析。
d) 电缆井三维显示及断面分析:包括:地表三维可视化分析、地下三维可视化分析、剖面分析、横剖面分析、纵剖面分。
e) 支持可视化技术,如三维立体图、三维平面图,颜色作为数据量的特征等。
f) 资产统计分析展示:依据给定的条件,系统可以自动统计各种规格线缆的长度、种类、附件种类及附件的数量;根据选择的方式,统计结果可以以分布图、棒图、饼形图及列表等形式显示、保存和打印输出。
1.1.5.2 地理信息方式展示数据
电子地图浏览:系统可以对辖区内的基础电子地图进行管理,采用标准图形符号对相关的行政区划、道路边线、道路名称、机关、单位、学校等进行直观显示。可以叠加显示各种专业信息,包括线网信息、环境信息、SCADA监控点信息、视频监控信息等等。可实现地图缩放、漫游、鹰眼导航、多级回放、疏密协同、动态路名、动态标注
图形信息分层显示:系统按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对图形进行分层显示,用户依据工作需要自行选择某一图层的打开或者关闭。
图形测量:可测量长度或面积。
图形快速定位:道路名称检索定位、城市地标注记检索定位、按经纬度坐标值检索定位。
信息图形方式查询统计:系统提供多种图形方式,方便用户进行图形信息的查询,包括单点查询、拉框查询、拉圆查询、多边形查询等,系统将自动搜索并列表显示相关对象的详细信息及统计,对图形对象进行动态闪烁。
热点区域查询:借助GIS(地理信息系统)技术,可以对辖区地理区域进行划分。可以按照区域进行内部综合信息的展示。
信息专题条件查询:系统按照用户的管理需求,可以对专业信息、专业图层进行分类。可按信息类别、行政区域、信息关键字、信息逻辑查询统计。
遥感、卫星、航拍影像的叠加:GIS系统通过分层处理的方法,可以将遥感影像、卫星影像或航片等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叠加显示,方便用户的查询和分析。
利用GIS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接口功能,显示现场的视频实时信号,直观反映现场状况。主要功能包括:视频监控设备的分布展示、视频设备的属性查询、视频远程监控
1.1.6 基于地理背景信息的SCADA应用(扩展功能)
a) 系统可在地理图上提供电缆及设备的地理位置、空间信息和相关的图形化视图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集成GIS平台;
b) 系统可实现电缆及设备的地理定位,设备故障时自动推出基于地理背景的设备接线图,并闪烁显示故障设备,设备名称和设备地理位置信息可方便获取。在地理背景接线图上可显示相关故障区间等信息;
c) 地理背景接线图以及地理图可以分层设定、分层显示,并实现放大、缩小、漫游、导航等各种图形操作功能。地理背景接线图上可进行各种控制操作,并可以同时在地理背景接线图上显示操作结果。地理背景接线图可与其他电力接线图实现同步的动态拓扑着色。
1.2 系统硬件
系统硬件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、通用的计算机等硬件设备,并采用机架式安装,关键设备应配置双路独立电源,满足性能稳定、维护方便和灵活可扩的要求。